西安第一高“塬”,当然是白鹿原了,它形似一颗乖巧的“大芒果”,静静地卧在西安城东,长达25公里,宽达6至9公里,海拔达-米,无论面积还是高度,都在西安各塬中首屈一指。从塬下仰望白鹿原,你会觉得它像山一样高大,尤其是在白鹿原北坡、灞河中游段的席王街道附近,白鹿原就像一堵高墙一样屹立天边,把南边的秦岭山脉遮挡得严严实实。这样一座“高塬”,如果上下走一走,会是什么感觉呢?前几天,黄小黄就走了一趟“塬”,从灞桥区席王街道白鹿塬北坡的坡顶往下一直走到灞河川,自上而下丈量了一下塬坡。期间闯入了一片幽静的谷地,几个静谧无人的村庄,在蒙蒙细雨中邂逅一树又一树烂漫的山桃花,最后又和一家奇怪的单位擦肩而过。来看看我的旅途吧。旅途的起点是白鹿原顶的龙湾村,此地海拔约米,靠近塬畔,是天然的观景区,可以俯瞰整个灞河川,天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望到临潼区的骊山。“白鹿北路”沿着塬畔从龙湾村经过,路边有一条岔道向坡下延伸,这便是“樱园路”,我便是顺着这条路开始白鹿原徒步之旅的。这是一条坡度很大的路,急转弯很多,一路只见杂树,看不到一户人家。突然间,路面通到了一处平地,这里有一个相当豪华开阔的大广场,有十分完善的道路标识牌,还有农家乐,像是一个旅游村,隐于山腰,下临河谷,很有遗世独立的感觉。原来这里有一个村子,名叫“西张坡村”,是灞桥区“樱桃谷”景区的核心区,每年初夏会有很多人开车来此摘樱桃、避暑、吃农家饭,而这个时候却冷冷清清不见人。西张坡村是个岔道口,既可以顺着“樱桃东路”一路向下到塬底,也可以向东环绕着塬坡去坡上的另一些村子。我想多看看白鹿原的地貌,于是选择了环行的那条路。虽然长期生活在白鹿原下,但我也还是第一次知道在白鹿原的半坡上原来有这么多村子,还有公路将其串联起来。从西张坡村向东,我陆续到了王家坡村、陈坡村,这些村子的历史大多可追溯至清代,多以聚居于此的村民姓氏冠名。继续往东,其实还有东张坡村,若再往东,可能还能到别的地方,一直延续到蓝田县,再绕到长安区,怕也不能穷尽。每一个村子都被大片的樱桃地包围着,也都有公路通往山下,到陈家坡村时,我选择在此下坡,从一条开满山桃、杏花的山谷,顺着窄窄的村道,走到了塬下的马渡王村——根据村口的石碑的介绍,这个村子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即为古都长安通往蓝田的灞河渡口。而今,灞河河床离这个村子已经有差不多一公里的距离了。马渡王村看起来普普通通,村里却有一个奇怪的单位——陕西省水文档案馆,同时也是马渡王水文站,根据网上的资料,马渡王水文站设立于年,是灞河干流控制站,长期监测灞河的降水、蒸发、流量、含沙量、泥颗、水质等,为国家基本站点。只是,省水文档案馆也设在这个小村子里,让人有点费解,不过那也不是我们这样的吃瓜群众需要操心的。从塬上的龙湾村走到塬下的马渡王村,路程约5公里,我走了约一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和从秦岭下一座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差不多了。白鹿原的风光,比起秦岭来,没有那么幽谧动人,但自有一种山乡田野的质朴大气,你喜欢这样的地方吗?黄小黄走陕西:爱陕西,走陕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