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这个“盂兰盆会”是因为佛祖有个宝盆——“盂兰盆”而主动设置的,但在佛教史上,这个盂兰盆会却和一个感人至深的传说紧密相关,即目连救母的故事。这一传说流传千古,在历代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
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盂兰盆”一词,来自佛教《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救母故事主人公——目连,其名也写作“目莲”,是“目犍连”的简称,又译作目犍莲、没特伽罗。目连出身婆罗门,本名拘律陀佛陀,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
母亲堕入阿鼻地狱根据《盂兰盆经》的记载,目连出外访求佛道,得成罗汉果后,想要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父母已过世,于是,目连开始寻访父母往生之处。他发现其父亲因为多行善事、一心向佛,死后已经往生天堂,而他的母亲却因为在世时杀生吃荤,慢待师僧,多有恶行,死后被打入地狱。目连下到冥府,遍寻刀山剑树、铜柱火床、血湖等地狱,终于发现自己的母亲因为罪孽深重,被打入了凶险异常的阿鼻地狱。
丹麦皇家图书馆收藏蒙古彩绘插图本《目连救母》
佛祖一个人也救不了目连母目连想进入阿鼻地狱而不得,回转祈求佛祖施予援手。佛祖赐给他法杖,目连用它打开了阿鼻地狱的门,见到了正遭受磨难的母亲。母子相见,目连的母亲忏悔自己的罪过,但目连也无力超度。于是再次祈求佛祖,佛祖说:“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京剧《目连救母》
众僧拾柴火焰高目连的母亲之所以受饿鬼报,是因为生前吝啬,不肯供给僧人饮食。目连虽有大神通,却救不了受饿鬼报的亡母,连佛陀也不能帮他。而供养僧人可积功德,供养自恣僧可积大功德,所积功德可以转让或回向给地狱亡魂,使其获得超度,解除恶报。
目连依法施行后,其母果然得以脱离饿鬼之苦。目连就对佛祖说,将来所有佛门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佛祖闻言大悦,便传言弟子们,年年七月十五,为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作盂兰盆施佛与僧。这便是盂兰盆的来源。这则故事本是以吸引说服民众信奉佛教、招揽佛教信徒为目的,于七月十五日寺院开设讲颂《盂兰盆经》的斋会。这一日,信徒“具饭百味五果”放入盆中,以此供奉盂兰盆,供奉高僧和佛祖。
梁武帝萧衍首倡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最初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最早的盂兰盆会可能“始于两晋之际,流行在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一些寺院中”(张弓: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历史研究,(1))。并且伴随着佛教在内地的广泛传播,盂兰盆会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最早见于记载的提倡盂兰盆会的皇帝应为南北朝梁武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在大同四年,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义楚《释氏六帖》卷二十二《贮积秤量部》说:“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一些人认为,正是从梁代开始仿行的盂兰盆会,相沿发展成俗,七月十五才形成节日。
盂兰盆会和中元节南朝梁人宗懔作《荆楚岁时记》也提到了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寺。按《盂兰盆经》云有七业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盂兰盆节在民间已相当流行,而同样在这一天,两书却没有提到道教的中元节。再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也提到“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而未提及道教“中元”。
可见,道教在当时的影响力远不如佛教。所以,道教借助于佛教盆节的影响力,吸收盆节的一些内容来丰富自己,这是事实。但包括中元日在内的道教三元日的存在以及在三元日设斋醮则是早于盂兰盆节的。盆节则是由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疑伪经《盂兰盆经》而来的,脱胎于本土儒家伦理宗法和道教荐拔观念,适应了上层和大众的社会心理从而获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