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你学语文
一、文学常识:
1、赋的体裁特点: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始于战国荀况的《赋篇》,至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至唐代已散文化,称“文赋”或“散赋”。其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其特征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2、走近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京兆万年人。太和三年进士及第。由于性情刚烈,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浪迹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他作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却又充满对人生的感慨。后世认为杜牧的诗的豪迈气概,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别于杜甫,世称“小杜”,又因他与李商隐齐名,称为“小李杜”。
3、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怀抱着中兴唐王朝的理想。他在23岁时,有感于唐敬宗大肆兴建宫殿,广罗女色,写作了《阿房宫赋》,希望唐敬宗和朝廷吸取秦始皇滥用民力,恣意享乐,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二、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阿房(ēpáng)蜀山兀(wù)骊山(lí)缦回(màn)啄(zhuó)
囷囷焉(qūn)不霁何虹(jì)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辇(niǎn)
渭流涨腻(zhǎngnì)椒兰(jiāo)辘辘(lù)杳(yǎo)极妍(yán)
剽掠(piāo)鼎铛(chēng)珠砾(lì)弃掷逦迤(zhìlǐyǐ)
锱铢(zīzhū)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ǔsù)横槛(jiàn)
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戍卒叫(shù)
三、重点词句(按要求解释划线的词语或句子)
六王毕(完结,灭亡),四海一(数作动,统一),蜀山兀(高而光秃,可译为“被砍伐一空”),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句式:省略句),隔离天日(天空太阳)。骊山北(名作状,从北)构(建筑)西(名作状,向西)折,直走(趋向)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名作状,像缦带一样)回,檐牙高啄;各抱(顺,随)地势,钩心斗角(参差分布,交错连接)。盘盘焉(……的样子),囷囷(萦绕曲折的样子)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所,座)。长桥卧波(句式省略句),未云何龙(名作动,出现龙)?复道行空,不霁(雨后天晴)何虹(名作动,出现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表转折,但是)气候(天气)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名作动,走下)殿,辇(名作动,坐辇车)来于(到)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句式判断句);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句式判断句);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句式判断句);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突然)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无踪影)不知其所之(到,去)也。一(全部)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缦(久)立远视,而(表目的)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珍宝),韩魏之经营(珍宝),齐楚之精英(珍宝),几世几年,剽(掠夺)掠其(指代六国)人,倚叠如山;一旦(突然有一天)不能有,输来其间,鼎(名作动,把宝鼎当作)铛玉(名作动,把美玉当作)石,金(名作动,把金子当作)块珠(名作动,把珍珠当作)砾,弃掷逦迤(连绵不断),秦人视之,亦不甚(很)惜(珍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句式判断句)。秦爱纷奢(奢侈),人亦念其(自己的)家。奈何(为什么)取之尽锱铢(极其细小),用之如泥沙?使(让)负(支撑)栋之柱,多于(比)南亩之农夫(句式状语后置句);架梁之椽(架屋顶的圆木条),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露天谷仓)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集市上的人群)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却)敢怒。独夫(指秦王)之心,日(名作状,一天天)益(更加)骄固。戍卒叫,函谷举(句式被动句),楚人一炬,可怜(可惜)焦土(名作动,变成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句式判断句),非秦也(表判断)。族(灭族,杀尽)秦者秦也(句式判断句),非天下也。嗟乎!使(假使)六国各爱其(自己的)人,则(那么)足以(足可以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顺承)族灭(灭族,消灭)也?秦人不暇自哀(句式宾语前置句),而(然后,表顺承)后人哀(哀叹)之(这件事);后人哀之而(但是,表转折)不鉴(引为借鉴)之,亦使后人而(顺承)复哀后人也。
四、文言知识
(一)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活用的词语)
名词作动词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出现云彩;龙:出现龙;虹:出现虹。名词用作动词)
3.朝歌夜弦(歌:唱歌;弦:弹琴。名词用作动词)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焦土:成为焦土。名词用作动词)
5.族秦者秦也(族:灭族,杀尽。名词用作动词)
6.辞楼下殿(下:走下。名词用作动词)
7.辇来于秦(辇:坐辇车。名词用作动)
名词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从骊山;北:向北;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
2、朝歌夜弦(朝:在早晨;夜,在夜晚。名词用作状语)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腰:象人的腰部;缦:象丝绸一样;牙:象鸟嘴。名词用作状语)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当作,名作动)
5.日益骄固(日:一天天地。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意动用法)
数词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数词用作动词)
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经营的金玉珍宝。动词用作名词)
(二)古今异义(对比划线词语的古今义)
1.直走咸阳(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今义: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4.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古义:座;今义:下降、衰败)
5.韩魏之经营(古义:金玉珍宝;今义:组织,管理)
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三)文言句式(见三、重点词句部分)
(四)一词多义,翻译下列句子
使(1)使负栋之柱/让(2)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
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珍惜
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旦,连词
缦(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丝绸一样(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久久地
(五)文言虚词,指出句中相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的(2)杳不知其所之也/到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个教训(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的
焉
(1)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不译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顺承(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却
(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目的(4)使天下之人,敢言而不敢怒/却
(5)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顺承(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顺承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却(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顺承
于
(1)辇来于秦/到(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比
其
(1)杳不知其所之也/代词,指他们(2)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指六国
(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这(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自己的
(5)使六国各爱其人/他们的
则
(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那么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那么
五、重点难点句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从骊山北面建起,然后折向西,直通向咸阳。
(2)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函谷关被攻占,楚国人(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翻译:灭了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亡秦朝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不是天下的人民。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翻译: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让秦之后的人哀叹秦灭亡;秦之后的人哀叹秦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使他们的后代人再哀叹他们(重蹈秦的覆辙)。
六、学习提要
1.掌握文言知识,落实到字词句的理解
2、识记文学常识
3.把握主旨:主旨在于借古讽今。作者要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4.弄清文章思路:宫——人、物——议——鉴
原因——第一段(描):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第二段(描):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
结果——第三段(议):失掉民心,迅速灭亡
借鉴——第四段(议):爱民保国,免踏覆辙
5.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2)句式整齐,骈散结合
(3)综合灵活地运用修辞(4)对偶工整,转韵灵活和缓,富有音韵之美
明月语文用心陪你学语文
点击它看怎么投稿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欢迎投稿明月语文》
为了鼓励写作者
稿件一经采用
有稿费或奖品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