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说起最平等的事情,那应该就是生和死,没有一个人不会死亡,即便你是皇帝,也不例外。
在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皇帝多达几百个,每一个都为自己修建了十分巨大的陵墓,再加上一些王公贵胄,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巨大陵墓,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在西安市,有这样一种说法,随便一个铲子下去,都能挖出一个陵墓,若是将下面的陵墓全部挖出,那么大半个中国的古代史就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西安在古代曾经长时间作为传统的朝代首都,根据传闻仅仅是汉朝一个朝代,就有1/3的国家生产总值被埋在了西安的地下,这些陵墓不仅代表着高贵,还代表着一笔可观的财富。那么墓室的防盗,就成了设计者们必须要用心考虑的问题。
盗墓
说起盗墓,简单的来说,就是进入他人坟墓,不问自取。这种事情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停过,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盗墓可以获得丰厚的利益。
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逐渐兴起,大量的宝物伴随着墓主人一起被埋入地下,这些宝物在彰显着墓主人生前不同凡响的同时,也让他的墓穴被很多人惦记着,于是,厚葬之风兴起。
同时,盗墓之行为也在同步进行发展。三国时期,曹操甚至专门组建了一支队伍,叫做摸金校尉,干的就是盗墓的勾当。
那个时代战乱频繁,各个领主并没有足够的钱才去养活一只足够大的军队,于是那些有着丰富金钱储备的墓穴,就成为了许多枭雄们获得军费来源的一种途径。
慈禧墓穴被盗
历史上还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她并非是皇帝,却实际掌管了中国近半个世纪,这个人就是西太后慈禧。
年轻时候的慈禧,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她去世的时候更是一起埋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最有名的就是慈禧夜明珠,据说是含在嘴里的,可让人肉身不腐,由此这件宝物就成了许多盗墓贼心心念念的神器。
满清政府也知道,这么多的钱财会招来人的觊觎,于是修建地宫的所有工人都是哑巴,然而这一切在军阀孙殿英的面前,都成了玩笑。
民国时期,大军阀孙殿英对慈禧的墓起了歹心,率领着军队,遍地开挖,一直到找到慈禧的墓室,慈禧真爱的珍珠玛瑙玉石,以及的各种翡翠西瓜、红蓝宝石,全部都落入了他的手中,就连墓穴的吊顶,都因为有金而被几乎全部拆走。
据说,为了运送这些宝物,动用了几十辆军车才会运完。被盗后,慈禧就连随身的衣物,都被撕扯破坏,尸体在空气中迅速腐烂,下场十分凄惨。为了防止墓穴被盗墓贼光顾,皇家的修建者们,在防盗墓上也下了很多心思。
盗墓的措施
汉朝的某处墓穴,为了防止被盗,在进行填土的时候,采用了沙石防盗原理,也就是在墓穴上方的一定高度之内,放沙子以及石头,再在上面敷一层薄薄的土。
一旦盗墓贼挖洞进入,挖到沙层的时候,在沙子与石头的运动之下,很快就会将盗墓贼活埋在里面,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十分有效。
但是这也有一个弊端,如果来盗墓的人是军阀那种人数众多的团体,只需要重新挖开就好,面对这种情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陵墓,给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法。与其用机关掩护,倒不如明晃晃地告诉你,你挖不开这里。
他们二人的乾陵,是使用大量的石头,巨大的金属以及精细的工艺来进行加工,地宫墓穴的通道,全部用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石头进行搭建。
然后石头之间用铁板固定,上下之间凿通,穿插铁棍,随后浇入铁水,活脱脱一副真正的铜墙铁壁。
墓穴的尽头还有多层石门,十分厚重,又有顶门石顶住,一旦门被关上,就再难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盗墓贼想要盗墓,那也等于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但是每一个建筑都有无数人想不到的地方存在漏洞,古墓也不例外,对于有些心狠的君王来说,与其相信人的诚信,倒不如更相信死人不能说话。
工人被杀
在历史上,大规模残杀工匠的事情并不多见,但是最著名的受害人数最多的,就是秦始皇的骊山陵。
根据传闻,这座陵墓,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修建,到秦朝快灭亡的时候,都还没有彻底修建完毕,而这座宏大的墓穴,是出自于丞相李斯之手。
为了修建这座陵墓,李斯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不仅设置了兼顾和奢华的宫墙,还有防水大坝。为了能够在地下仿造出水河湖海的同时,还能够坚固防盗,李斯甚至填入了大量的水银做防御措施。
一方面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地下充满剧毒气体,即便是大批量人马进入,也会丧命。
在骊山陵草草修建完毕之后,囚徒就被调去打仗,剩下的那些工匠,出于保密的考虑,陪着秦始皇永远的长眠于地下,有此先例,后来的工人也开始在陵墓修建的过程中,给自己留下逃脱的法门。
首先,没有人愿意做最后一个关闭墓穴大门的人,在设计大门的时候,事先放置好顶门石,石头利用自己的自重,顺着预先设置好的滑轨滚到门上的凹槽,彻底将大门封闭,这样一来就不用必须有人从里面把门关上。
若是一旦有人被迫被关在里面,外面的人就会利用拐钉钥匙,把门子推开,钥匙穿过石门的缝隙,就可以套住顶门石往里推,当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石门就能够从外面推开,里面的人由此也就能够获救。
工匠们正是利用自己的智慧,给自己造就了这样的逃生机关,使得后世的工匠们,被迫殉葬的时候,多了逃生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