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黄遵宪

八荒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作者黄遵宪像

作者黄遵宪,就不多说了,清末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号人境庐主人,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从题目可看出是这是一首和诗,题中“钟西耘庶常德祥”,即钟德祥,字西耘,号愚公,光绪二年(年)中进士,为清代最后一科进士,选庶吉士(即题中“庶常”的别称),授翰林院侍讲、国史馆编修、帮办福建、台澎防务等职。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津门,天津的别名。从“庶常”可以看出,该诗大概写于年钟西耘中进士之后,从全诗对战争、和谈、条约的描写,加上“津门”这个有力的佐证,大概钟西耘的原诗是为了纪念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写的,作者和诗八首以共抒愤懑之情。

首联:八荒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八荒:八方,兵车:战车,七叶:七代,盖指多,并非实数,里闾:乡里。

:兵事已息,天下承平,上下七代高歌太平,街坊邻里奔走相告。

从“八荒无事息兵车”可以推断,作者描写的年代不久之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从钟西祥中进士的年往前推,比较大的战争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七叶讴吟洽里闾”可以看出,国家进入了短暂的休眠期,百姓高歌承平的描写可以断定,这首诗的时间落点大概是在-年中法战争爆发前的这段时间,因对外战争过去,对内战争胜利(太平天国被消灭(年)),民众不再遭受战争蹂躏,生产得到恢复,兼且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主政地方,缓解了阶级矛盾,政治上出现了一个相对短暂的和谐时期,加之从帝国上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生产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史称“同治中兴”。

诗人通过“八方”、“七叶”的描写,大开大阖,营造出了大气磅礴的开篇气势,描写了经历战争创伤的帝国短暂的和平之象,又通过“无事”、“讴吟”,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当国者同治中兴的作为,但这样的描写似乎只是表象,那么诗人想要表达什么呢,从“兵车”来看,似乎又是在反思,诗人以平和的语气在反诘,“无事”是真的无事吗,“讴吟”是发自内心的歌颂吗,不难看出,作者不是在讲故事,而是绵里藏针地对当国者进行劝谏,诗人对朝廷的腐败无能虽然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仍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藉此提醒当国者,战争的硝烟并未远去。

颔联: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此二句用典,上句出自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是成语白云苍狗的变句,喻事物变化不定,幻幻无常。下句语出《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於詹诸”,詹诸,通“蟾蜍”,意思是月亮能够照亮天下,却被蟾蜍所侵蚀,此处作者借用,大概是想表示时光飞逝、光阴短暂。

此联一喻世事变幻,一喻时光流逝。

我初一看到这首诗,也感觉到这一联来得很突兀,说战争与和平呢,怎么没来由地来了个世事无常,光阴荏苒,很是费解,早上坐车的时候突然想通了。还是在时间上,上联已经给出整首诗的时间落点,按照作者的叙事逻辑,不妨将时间再往前推一推,放到年开始,这段世事作者虽没有明说,只说是白云苍狗,那么我们看看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此的变化不定呢: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五口通商,鸦片输入,赔款万两白银。

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是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战争波及大半个中国,彻底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年,捻军起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实际上是三山五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割让土地多万平方公里给沙俄。

年,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勾结奕?及外国势力发动北京政变,将咸丰顾命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年,西北回民大起义爆发,遍及陕西、甘肃(包括宁夏和青海东部)以及新疆各地,被视作冷兵器时代最后一次超大规模的种族屠杀,据《中国人口史》统计,甘肃人口损失达.5万人,陕西人口损失达万。

就不再列举了,基本上主要的都囊括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外侮、内乱、后宫干政,哪一个都可能导致亡国,而短短的三十余年,这三个都集中发生了。诗人亲眼目睹了这段历史,带给诗人的不仅仅是震惊,是在心理上的不能接受,不能承受,诗人并不能一一说出来,只能通过这样一句话“岂谓浮云变苍狗”来表达对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的愤懑,对帝国主义无情掠夺的强烈谴责,对发动起义的同胞们“相煎何急”的痛心疾首,对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深切的同情。用文至此,无言无不言,以无声胜有声,个人以为,古今中外之诗,莫能为之。

关于“竟教明月蚀詹诸”,诗人又为何会发出时间短暂的喟叹呢,这就和当时的社会变革及变革主张说起了,鸦片战争爆发后,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一批思想家们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而当国者中以奕、曾国藩等为首的实权派也是务实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这些新思潮的发展带给思想界的震撼非常之大,和提出新思想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一样,黄遵宪也希望可以洋务救国,挽狂澜于既倒,拯国运于衰危,但是切身接触过西方文明的黄遵宪更加清楚,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而西方掠夺式的强盗文明是建立在殖民主义之上的,与国情不适,与老牌的西方国家来比,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已经太迟了,甚至赶不上日本的明治维新,所以诗人才会发出“竟教明月蚀詹诸”的喟叹,是啊,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真不多了,而我们的国家却还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我们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个“竟”字说得多悲怆啊……

颈联: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骊山烽火,典出“烽火戏诸侯”,《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多喻把军政大事当儿戏,给国家带来灾难。牛耳牲盘,典出《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牛耳,“执牛耳者”的简称,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此处借指朝廷、当国者。载书,会盟时的盟书,此处暗指和谈文件。

骊山的烽火已成焦土,但是当国者又捧回了新的卖国条约。

骊山烽火这个典故,看似用得很远,仅仅是要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实则不然,骊山烽火,对于周王朝而言,是一场天子之耻,也是国耻,所以,诗人当然是以彼国耻来暗指此国耻,讽喻当国者已经忘记了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耻辱,一味地妥协退让,委曲求全,出卖民族利益,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三大条约。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这种无耻行径的痛恨、鄙视和自身的无能为力无情地交织在一起,纠结,撕扯着诗人的心,是啊,血淋淋的教训,尚血渍未干,当国者却又和侵略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

尾联: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木兰:满语“围场”或“哨鹿”之意,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处,因境内有木兰达河(又称穆伦河)得名,为清代皇家猎苑。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白龙微服记为鱼”通句用典,典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日:“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此句喻帝王微服私访将可能出现灾祸。

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大规模的围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雍正在位13年,没有到过围场,但他遗嘱“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

康熙帝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有其政治目的和战略意义。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清王朝自设立木兰围场之后,每年都要在这里以行围猎的方式演练军旅,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从而达到控制蒙古、震慑沙俄、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这时的木兰围场实际上已成为清政府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场所,是北京——避暑山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参见余秋雨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

白龙微服大概讽喻了这样一个事件,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留京议和。次年7月15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

木兰围场的驰道一片宁静,早已长满了杂草,帝国当年的强盛早已不复存在,当今天子却不顾家国,京城逃亡。

作为一个当局者,诗人不可能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像史学家那样明白无误地记载出来,所以,几乎通篇用讳,不了解那段屈辱历史的人根本无法理解诗人内心的伤痛。关于最后两句,史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秋草,说明驰道上的草已历数个春秋,静字与当年康熙时代的木兰秋弥的喧嚣相比,用帝国当年的强盛反衬出朝廷的昏聩无能,也点出了后世天子忘却祖训导致亡国的教训。白龙鱼服的用典也非常恰当,历史上,兵临城下的君主放弃江山社稷出逃,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所以许多君主,无论多么昏庸无能,大多不敢逃亡,而这个懦弱的咸丰,竟然这么干了,写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道再怎么好说了,诗人大可不必通句用典,白龙鱼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诗人为什么不利用最后三个字呢,我想是诗人真的是哀莫大于心死了,对于这个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皇帝,对这个对外卑膝奴颜、对内血腥镇压的昏聩朝廷,不愿再多说一个字。

乌兰布统,曾是清朝皇帝围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