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甘肃
义渠国的兴衰
义渠国青铜器(出土于宁县义渠国都城焦村镇西沟村,原藏宁县博物馆,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宁县出土的战国夔龙纹铜矛
宁县出土的秦茧形灰陶壶
庆阳宁县义渠故城遗址
庆阳义渠戎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藏品
本报特约撰稿人 高羔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如果将水的柔美比作女性,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果将高山大原的刚毅伟岸比作男性,那么黄土高原无疑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这里山、川、塬纵横,沟、峁、梁相间,其实在远古时期,黄土高原上还生活着一支骁勇善战的神秘民族,这就是义渠。
义渠的由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8世纪中叶,在黄河中下游,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兴起,以夏为族称,后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夏又称华,故又称华夏。与此同时,四周又先后出现了夷、蛮、戎、狄诸民族集团。
王国维先生曾指出说:“是以中国之称也,随世异名,因地殊号,至于后世或且以丑名加之,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猃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白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
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里所说的义渠之戎,就是诸戎中实力较强的一支。“泾北”就是指泾河以北,也就是今天的六盘山、陇山两侧及宁夏固原一带。
义渠,既是族名,也是国名、氏名。那么义渠之称何来、何意呢?义的繁写为“義”。据历史典籍记载,我国上古时期,西北地区还有叫“羌”的游牧民族。《说文解字》中有:“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而“義”字上部同样为羊,而下边则手执戈。这说明义渠同样是一个游牧民族,但是更崇尚武力。对于“渠”字,《说文解字》解释道:渠,水所居。义渠因是游牧民族,所以“逐水草而居”。
由于我国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年),所以有关戎族及其与夏、商、周关系的史料十分稀少。义渠所居住的陇东一带,还有狄族后裔鬼方,这样他们之间就产生了冲突,进而相互攻击。
义渠的繁衍与发展似乎总是与周王朝相伴相随。
就在这时,周人先祖不窋率领族人也来到这里,不窋姬姓,夏朝太康时期周部族首领。不窋死后葬于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帽盒山巅,后人称为周祖陵。对此,明代文坛领袖、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庆城籍诗人李梦阳在《秋怀》诗中写道:“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
不窋之孙公刘即位后,继续率领族人扩大生产,拓展疆域。当公刘来到豳地,即今庆阳市宁县、合水、正宁、镇原等县的塬区和马莲河流域的川道地区。见这里背风向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能容众多人口。认为这是个好地方,就向族人宣布在这里定居下来。《诗经》中有“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好心的公刘,看准了这块地。人民越聚越多,个个都觉满意,没有一个人叹气。他一会儿上山冈,一会儿下平地。腰里带着啥东西?美玉和瑶石,以及装饰华丽的佩刀。
公刘后来在今宁县庙嘴坪建立豳国,宁县的九龙川、九龙河名字的来历也与公刘在宁县一带创建古豳国有关。周人先后经历了十个王,除古公亶父南迁外,其余九人都生活在宁县,且死于宁县。这九个王死后,都埋在宁县城东的川里,于是这条川就被称为“九陵川”。天长日久,人们把“九陵川”叫成了“九龙川”。史籍中,宋人乐史在其编撰的《太平寰宇记》中以“川中有九堆似陵”作了记载。
这里一望无际的塬面、肥沃的土地,的确适宜生存。可是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于是义渠人与豳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
后来,因豳人繁衍昌盛,部落人口众多,山中猎物及出产日少,土地所出不能供给人口所需。加之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康丁年间,北方狄人南侵,于是,公刘的后人、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派人另觅他地,随后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岐山县志》曾写道:“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族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处于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豳和其他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皆来归附。”豳人走后,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
周文王末年,姜子牙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王送马、鸡和犀牛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这一时期也是周人与义渠的“蜜月期”。由于义渠同周人相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他们在同当地周族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与周王朝时战时合
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但这都是表面的假象,其实义渠早就萌生出脱离周王朝,自立为王的打算。
此后,在北方还活动着的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不断挑起事端、骚扰周王朝的边民,这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周穆王曾下令大肆讨伐戎狄于大原,可是由于用兵动武,周王朝的财政感到有些吃紧。到了周宣王时,料民于大原,关于料民,《东周列国志》中这样说:“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也就是说,周宣王时对大原一带的民众进行了调查核实户口,以便征收军赋、田赋和兵役,扩充兵员和充实财力,以发起对戎狄的征讨与平叛。大原一说在今山西太原市附近,近代文史学家王伯祥曾考证:“太原亦作大卤,即禹贡之太原,今山西旧太原、汾州二府之地。”即指山西省中部和西南部;另一说大原即今庆城、宁县、镇原等地。
尽管周王朝多次征讨镇压异族,但是收效甚微,反而遭到激烈反抗,于是改变了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杀周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镇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
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义渠国的名称。义渠从商代武乙年间(公元前年)建国至秦昭王时存余年,其中在庆阳达年之久(公元前年到年)。
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其“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疆域东达桥山,西至西海固草原,南到泾水,北控河套,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为秦国所灭
因周幽王被杀,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开始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威仪与尊严,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这当中,有一个国家经过不断的攻伐,在众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这就是秦国。原来,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从此秦国日益壮大。
义渠在吞并了北地诸戎后,进一步向东向南发展,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秦国。公元前年,义渠收留晋国人由余为使臣,派他出使秦国,以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由余到秦国后,秦缪公以上卿款待,缪公用离间计招降了由余,并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后秦用由余计攻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义渠在战争失败后,吸取教训,养精蓄锐,筑城郭以自守。公元前年,义渠发兵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到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年,秦出兵伐魏,一举攻占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着秦和义渠摩擦又起。秦国乘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并平定义渠内乱,义渠便臣服于秦。此后双方时战时和。公元前年,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属地。
公元前年,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遂脱离秦国控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秦国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用计谋拉拢义渠,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送义渠王。但义渠不上当,仍起兵伐秦,大败秦兵,收复了部分失地。
秦国与义渠也许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在几十年中,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攻伐。秦国失败仅四年后,公元前年,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马上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义渠25城,义渠国土大大缩小。
公元前年,秦昭襄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摄政。宣太后就是曾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羋月传》的原型。羋月虽为女流,但她才智非凡,为秦国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有史料记载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朝政的权后。当时面对秦昭襄王年幼,秦国内忧外患,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其目的有二:一来义渠王的归顺到来,可安抚秦国后方,使其无外忧;二来用义渠王震慑秦国朝野,使其无内患。没想到来到秦国的义渠王竟然与宣太后有了床笫之私,宣太后还生有两个孩子。其实这一切,都是潜伏利益之下的一个阴谋。随着秦昭襄王的渐渐长大,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和周边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的宣太后,在情人与自己儿子之间,她的政治天平无疑要倾向于自己儿子一方。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年),义渠王因卷入秦国宫廷内乱,被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境内),秦国随即发兵灭掉了义渠国,秦遂在义渠地区设置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辖今甘肃庆阳、平凉地区和固原地区及盐池等地。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年的西戎诸国,以义渠方国被秦国所灭为标志,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其中大部分义渠戎人融入秦人,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对此,清初顺治皇帝赋诗:“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作为一代帝王,他对朝代的更迭,世事的沧桑,充满了感慨。这也说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劳动、生息和斗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