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浩浩荡荡的秦朝大军赶赴在东巡寻仙的路上,这一次东巡后的嬴政似乎就像是得到了什么讯息一样,他好像真的找到了关于长生的秘密,在游至蓬莱的时候,嬴政曾在蓬莱海边遇到一具腐败的尸体,在尸体的背后有锁链禁锢,在锁链上有刻字:“夏禹时因罪而逐蓬莱”,在当时传说,蓬莱、瀛洲、方丈是与天界连接的地方,天界的神犯错之后就会被罚往三神山,那这,岂不是仙人的尸体吗?
01祖龙病死?
但是秦始皇的这一次巡游也没能避免被刺杀的命运,身后的一辆马车直接被一位拿着铁锤的刺客砸得粉碎,回到咸阳之后命人搜寻刺客,但是却一无所获,而且这一年也确实是多事之年,在《史记·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大概含义就是,在这一年,有一颗星星掉了下来,其实也就是天降陨石,但是诡异的是陨石上却刻有字体,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非常看重天象,他隐隐感觉到有事发生,所以把所有看到陨石的人都杀了,之后销毁了这颗陨石。
而且同样的预兆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东巡时秦始皇的贴身随从曾经给他带回来一块玉璧,说是有人让他带给秦始皇的,这位贴身随从说自己外出时碰到了一位路人,这位路人将玉璧交给了他,让他务必将玉璧交给秦始皇,路人将玉璧放在他手中的时候转眼就消失了,而且还留下了五个字,秦始皇问:“哪五个字?”他说:“今年祖龙死。”秦始皇隐隐感觉到了危机感,难道这是他常年求仙的后果吗?询问身旁术士之后,为了消灾,秦始皇准备第五次巡游。
但是就是这次巡游,要了秦始皇的性命,据说这位千古一帝是因为“惊恐劳累”而死,但是这真的可能吗?他的一生经历多上百次暗杀都没有“惊恐劳累”而病,怎么就会在东巡途中这样平淡地死去呢?但是不管怎么说,总结起来看,秦始皇13岁登基,14岁开始修建陵墓,39岁统一天下,49岁病死途中,随后进入陵墓,要想真的破解开秦始皇一生的秘密,恐怕只能从秦始皇陵切入了。
02当真是第一陵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按照记载,秦始皇陵的陵墓修建动用了七十万人,修了39年,如此浩大的工程会不会与秦始皇的长生梦有关系呢?这里面到底隐藏了秦朝的什么秘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座天下第一陵和这座天下第一陵中隐藏的秘密,首先我们来看秦始皇陵的布局。
秦始皇陵遍布了临潼、骊山这些地方,面积达到了56平方千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并且在陵园外还设有外城,外城东西m,南北8m,面积约有2.13平方千米,外城内设有内城,东西m,南北m。面积约0.79平方千米,上层设有封土,东西m,南北m,高55m,陵园中地宫东西m,南北m,距地平面大概有35米深,在地宫中央设有墓室,东西80m,南北50m,高15米,有对于数字不太敏感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到底有多大,总结起来就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陵墓,而且很有可能“后无来者”。
这么大的工程,可不能只有庞大来形容,整个陵墓还非常精细,在《史记》中记载:“以地势为江山,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陨星为日,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大概含义就是说在秦始皇陵中直接隐藏了一个小的世界,我们引以为傲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只是其中的一个陪葬坑,在后世的记载中提到过,秦始皇陵用金银堆积成山,用水银模仿河流,用夜明珠装饰穹顶,用水银模仿河流?那得用多少水银呢?据推测,差不多有吨,根据探测结果来看,秦始皇的棺椁就在水银模仿的江河中漂流,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甚至秦始皇在不在棺椁中都不知道。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直流传有“我是秦始皇,打钱!”的玩笑话,虽然听起来扯,但是关于秦始皇的死因确实不明朗,到底有没有住到陵墓中去,这个还真不敢确定,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秦始皇的一生,从13岁就登基称帝,到了39岁就统一了六国,之后就开始寻找长生的秘密,感觉就好像是在做任务一样,死之前巡游过一次,我们暂且假设他碰上了仙人的尸体,这一点不太确定,但是天降陨石和仙人所说的“今年祖龙死”确实是被记载于《史记》之中的,之后秦始皇就决定东巡,结果就死在了半路上。
因为像如“秦始皇还活着”这个观念有点太扯,而且颠覆常理,所以现在普遍认为秦始皇已死,但是死因一直没能确定,史学家发现这位千古一帝不可能简简单单的死于疾病,所以也有谋杀这种可能,那秦始皇陵中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老规矩,由于文章篇幅过长,影响读者阅读感,所以我们将此内容分为了两期,大家可以从主页中查看第二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