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故事完结篇。
今天的人要想近距离地体验秦朝的性格,感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帝国,可以去看看秦国/秦朝遗留下来的伟大工程,还可以考察一下秦朝以后两千多年里人们围绕这些工程展开的争论。
这些工程虽然不是成文材料,但是它们完全可以佐证历史材料对秦朝记录的可靠性,这些都属于无声的证词。
秦始皇的故事完结篇,要介绍的七大工程分别是:都江堰、郑国渠、驰道直道、灵渠、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
都江堰,BC—BC
▲都江堰鱼嘴,从北向南的视角
秦国—秦朝的第一个重大工程是秦昭襄王时代(秦始皇的曾祖父,前—前年在位)的蜀郡太守李冰带领蜀地百姓一起建造的都江堰。这项工程耗费了8年时间。
前年,昭襄王的父亲惠文王的朝堂上有过一场争论:张仪认为秦国应该把重点放在东出,争夺中原;司马错认为应该南下攻打蜀国,既能获得物资,还能以长江上游为基地进攻楚国。惠文王赞同司马错的意见,派司马错和张仪攻下蜀国。后来十几年里,蜀地发生过多次动荡,都被司马错平定。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
过了一代人时间,前年,司马错占据蜀国这一策略发挥出来功效。他从蜀郡进攻楚国的黔中郡,也就是贵州地区,获得成功。与此同时,白起从武关和汉中对楚国展开攻势,也接连大胜,楚国西部的全面溃败自此开始。
蜀郡对秦国的作用,如何高估也不算过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四川(那时候的四川是包含汉中盆地的)和鄂尔多斯高原(关中平原以北的区域)就如同秦国和以后历代把关中作为基地的王朝的两只翅膀。四川在文化上更接近北方,因为总是与中原王朝的核心地带有密切联系。
前年,嬴政4岁,还在邯郸做人质,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蜀郡太守任上,留下的最大的功绩就是都江堰。郡守是封疆大吏,省部级官员,在任时间够长,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工程,后世封疆大吏很难享受这样的机遇,制度变了,就连王安石这样的能吏也留下好几个烂尾形象工程。
▲都江堰示意图
四川是一块盆地,中间是岷江冲出来的成都平原,然而岷江水极大,平原也并非天然就能成为农田。那时候的人,那以前的人,直到徐霞客的时代,都认为岷江就是长江的上游,也就是长江干流,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后来徐霞客考察金沙江发现,金沙江才应该是长江干流,岷江只不过是支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这条支流也足够浩荡,不是轻易凿一个口子让水流到成都平原就算完成了的。事实上,从地势来说,岷江在成都平原的上方,也就是悬河,近似黄河与开封的那种感觉。李冰修造都江堰的思路是这样:
首先,岷江和成都平原隔了一片山,这就需要把山凿个口子,让水流出来。选址很关键,工程量也得考虑,李冰选择了灌县的玉垒山,用的办法是用火烧山,然后用水浇灌,山体岩石就裂开了。这个口子很像瓶口,所以被称为“宝瓶口”,而挖出来的石头堆放在宝瓶口旁边,就是“离堆”。这是第一步。
▲都江堰宝瓶口和离堆,从南往北的视角
其次,水能流到成都平原,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夏季水量太大,流进来的水太多,以及冬季水量小,流进来的水太少,怎么办?于是在宝瓶口的前方建了一道用来分水的江心小岛,是用竹笼装载大石头沉下去的,功能与现今浇筑混凝土类似。这个人工修筑的分水小岛看起来像逆江而游的一条鱼,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作用是,丰水季节,上游的水有六成会沿着西侧宽而浅的外江流出去,是正常的岷江水,而四成水会沿着东侧窄而深的内江流入宝瓶口,浇灌成都平原;枯水季节,正好反过来,六成水会流入窄而深的内江,最终流到成都平原,四成水流入外江排出去。这显然是需要花费大量工程计算的精密系统。这是第二步。
▲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
最后,内江流进宝瓶口的水还是可能太多,需要分洪和排沙,于是有了“飞沙堰”这个设计。飞沙堰是位于鱼嘴和离堆之间的一道堤坝,不会高到把内江的水全部堵住,也不会矮到内江的水从这里跑掉,和这个设计配套的是立于水中的石桩人像,起到监测水位的作用,“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飞沙堰还起到一个作用,内江多出来的水越过飞沙堰重新流入外江的时候,漩涡产生的离心力会把沙石抛过飞沙堰,这样内江的沙石就不会堵在宝瓶口啦。这也需要非常丰富的工程力学知识。
反正我只是从书本上明白这些原理,要我做工程计算,肯定连一行公式都写不出来。由此可见,天府之国,也是人手所凿。
▲“鄙视抢沙发的”温俊轩的历史地图不能错过
郑国渠,BC—BC
嬴政刚刚即位为秦王,秦国的邻居韩国想出一个削弱秦国的方法,就是派一位水利工程师郑国向秦国提出在关中修建水渠的计划,这样秦国的壮丁都要忙着去干活,就没有时间打仗了。
可惜,韩国的这个策略完全没用。花了10年时间修成的郑国渠能够灌溉关中平原多里的土地,让秦国能够生产出更多粮食,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不久以后第一个灭的就是韩国。
▲八水绕长安,郑国渠在泾河以东
修建郑国渠的这10年,秦王政尚未亲政,正好是吕不韦主持秦国国政期间。所以这项间谍工程成了促使吕不韦下台的很好的借口,却造福关中平原数百年。
我在“秦始皇的故事”系列正文详细讲述过这项工程的来龙去脉,可以参考前面的文章。
驰道,BC—BC;直道,BC
中国古代的道路和古罗马的道路都有流传至今的遗迹,它们不一样的地方不只是材料上的,一个是用夯土,一个是用混凝土。最大区别其实在于古罗马的道路有很多先是因为商业原因,然后再由国防目的加以巩固,所以古罗马道路有不少用人名来命名的;秦帝国的道路与商业基本没有关联,更多的是出于军事、国防、行政的考量,消耗性比较大,经济回报有限,有显而易见的政治专制特征。
统一六国以前的秦国在自己的国土必然已经修筑道路,但工程大规模展开是在统一六国以后,动机明确,黔首充足。这些驰道是国道,是高速公路。
以咸阳为中心,向西连接国土最西部的陇西郡,已经挨着河西走廊,这是秦国大本营的驰道——西方道。
往东北方向,从蒲津渡过黄河,沿着山西的一串盆地到上郡,这是通向原先燕国、赵国的道路——上郡道。
往东南方向,出武关,沿着汉水到原先楚国的核心地带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并继续往南延伸,用五尺道/六尺道连接进入岭南,这是东南方向的道路——武关道。
▲武关道和函谷关道
往东出函谷关到达中原的路是最重要的,先经过原先的韩国、魏国,然后在黄河拐弯处,大约是郑州、开封一线,往东北拐弯沿着黄河的是东方道,通向原先的齐国;往东南拐弯是滨海道,通向楚国后期势力范围的淮河流域和长江三角洲。
主要的驰道是这些,次要的就不介绍了。最后这条驰道大约与近现代的陇海—兰新铁路线一致,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生命线,像门轴一样,控制着中国的核心地带,无论是与北方的敌人抗衡,还是从南方攫取资源,都需要这条道。其他驰道其实都是在这条主轴上展开的辅路。
比如往南翻过秦岭和大巴山通往四川盆地,是栈道,再往远处延伸用的是五尺道/六尺道,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驰道。秦始皇不需要去四川旅游,这一代的国防任务比较轻松,所以不用大费周章。
再比如往北穿过整个陕北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本来也是应该有一条驰道的,但这里却是修了一条不同的路——直道。
驰道是高速公路,路面分三个部分,中间唯独皇帝出游享用,而直道则是超级高速公路,仅仅用于军事目的,为的是以最快速度调兵遣将到北方长城一带与匈奴人作战。直道只有一条,是在蒙恬将匈奴人逐出河南地以后修建的,可以看出秦帝国的国防重点在哪里。
从修建驰道和直道,可以看出秦帝国从1.0版本向2.0版本过渡的历程。更多详细介绍参考本系列以前的文章。
▲西南地区五尺道
灵渠,BC—BC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令50万大军分五路从五岭进攻岭南地区,其中一路就是从湘江一直往上游进入广西,一开始遭到抵抗,军队后勤困难,于是秦始皇任命一个名叫史禄的监御史率领士兵和民夫,花了4年时间在湘江和漓江之间开辟了一条运河,就是灵渠。
灵渠的整体设计十分巧妙,既能通航,又能灌溉,成了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最重要的通道。秦国通过这条通道很快就征服了岭南地区,设置郡县进行管理,后世也沿用上千年。灵渠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我画的示意图,非常挫
1.先挖一条渠道把湘江和漓江连起来——南渠。平均宽度是10米,深度是1.5米。南渠在严关以西是原有的河道,大湾陡以西到严关是半人工的河道,大湾陡以东到湘江是人工开挖的渠道。
▲灵渠古严关
2.陆地比河流高,湘江的水流不到南渠怎么办?在湘江上修两个堤坝——大天平和小天平,把湘江的水挡起来。汛期的时候,湘江的水会漫过大小天平,流进以前的湘江;但在枯水期,湘江的水就流到南渠、北渠。
▲灵渠大小天平
3.如果湘江水全部流到南渠,会淹没很多地方,所以要在大天平的东侧开挖一条渠道——北渠,让湘江水往北重新流入湘江。
4.大天平和小天平组成的人字堤顶端有一个铧嘴,像耕田的犁铧能把土地翻开,这个铧嘴可以把湘江的水分流到南渠、北渠,而且可以精确控制三分水进入南渠,七分水进入北渠。
5.沿着南渠的北面,有一条堤坝——秦堤,可以防止南渠的水淹没土地。
▲灵渠示意图
6.如果南渠的水太多甚至比秦堤还高怎么办?在南渠开一个口子,再建一个泄水天平,就能让过多的水流进原来的湘江。
7.南渠、北渠上都修建了陡门,也就是闸门,可以调节水位,让船只顺利经过。两渠共有陡门36处,其中紧挨着大、小天平的闸门是北陡、南陡。
8.南渠、北渠上有桥梁可以供陆路通行。万里桥是修建于唐代的一座桥,是广西最古老的一座桥。
▲灵渠接龙桥
灵渠的规模没有都江堰那么大,面对的河流也不像岷江那么汹涌,但是工程的细致程度更加卓越。灵渠在历代都有修缮,那里至今还有秦朝移民的后代,其中一支就是世代负责守陡门的艾姓一家,已经传承七十多代人,是当年进入广西的秦朝移民后代,能够熟练操作重达百斤的挡板。
长城,BC—BC
秦长城大家都太熟悉了,所以介绍得简略点。关于秦始皇修长城,你得知道三件事:
第一,秦始皇修长城的路线,尤其是起点和终点,和现今我们能看到的明长城不一样。
先是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把原先燕国、赵国和秦国修的长城连起来,防御匈奴人,这是借用了战国时代现成的长城,加以连接完善,时间在公元前年。
这条长城将近一万里,起点其实是在现在的朝鲜境内(初中历史教材用“辽东”避免不必要的国际纠纷),终点在陇西,也就是兰州附近,还没有跨过黄河,因为秦王朝的重点还没有转向河西走廊,后来汉武帝和明朝修建的长城都从陇西自然延伸到河西走廊。
如果你想缅怀秦始皇,在山海关或者八达岭都不算太大的失误,但必须了解这里不是秦始皇修的长城,当年的长城比这个要靠北。
▲外国人制作的很好看的图,但是长城东端不正确
第二,秦始皇修过两次长城。
第一次是公元前年,蒙恬把原先燕国、赵国、秦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的版本。两年后,秦始皇向北巡游,视察长城沿线,命令蒙恬出击河南地,并到达河套地区,这样,黄河的“几”字形都在秦朝疆域内了。
第一次修的长城是从黄土高原穿过的,汉朝初期和明朝的长城也是这个路线,属于防御性的长城。第二次修的长城是后来蒙恬将黄河以南的匈奴人赶出了这片地方,在黄河以北的阴山修建的新长城。
汉武帝时代也有过同样的动作,卫青把匈奴人逐出河南地,并继续向阴山进军,在阴山山麓修建长城,这是中原王朝的长城能到达的最北边。长城位于黄河以南还是黄河以北直接反映出中原王朝的进取能力。
▲历代长城示意图,这张很复杂
第三,长城可不只是一堵墙。
长城是一整套防御体系,有烽火台传递信号,城墙上放置了武器,还有长城附近配套的军营和城邑。当然还有与咸阳城相连的直道,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长城才能发挥威力。明朝为了防御蒙古人,付出的代价更大,许多时代为军户的人终生必须住在长城一线的九边重镇,农垦和国防都要做,实际上效率却有限。
唐朝、元朝和清朝都没有长城,宋朝也不需要长城,原因各自不同,但都是显而易见的。更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考以前的文章。
▲美国国防部绘制山海关地图,年
阿房宫,BC—BC
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还住在以前的咸阳宫。他陆续把六国的贵族移到咸阳居住,并且仿照六国的宫殿,在咸阳城造了一样的宫殿。后来,泾河和渭河之间的咸阳地方不够用,在公元前年开始修建新的宫殿,就是阿房宫。
只修了两年,秦始皇突然驾崩。秦二世把这里的人手都调往骊山,修建秦始皇那还没有修完的陵墓,这样阿房宫就停工了七个月。
秦始皇驾崩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又过了两年,秦二世本人也死了,阿房宫只建好了前殿地基就完全停工,后来成了一片废墟。根据后来的说法,项羽进入咸阳城后一把火烧掉了咸阳宫,但阿房宫太有名了,被人误以为项羽烧掉的是阿房宫。
都是杜牧的错,那篇《阿房宫赋》太有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的这个开场有魔幻史诗大片气质,营造出一种虚构的真实。实际情况却是,阿房宫压根儿就没建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而且远在郊外,项羽没必要大老远跑过来放火烧一片没有财宝也没有完工的地基。
▲咸阳、长安、阿房宫、秦始皇陵示意图
秦始皇陵,BC—BC
秦始皇投入最多心血的建筑是他的陵墓。从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一直到他死后两年,共花了38年时间才建成。这是天子和王的惯例,登基之时就开始为自己营造陵墓。
秦始皇陵中除了秦始皇自己的墓葬,周围还有许多的陵园、小型墓葬、防盗设施和陪葬坑。地面建筑早在历史中已经被破坏殆尽,年意外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震惊世界,这些兵马俑是从一座陪葬坑中出土的。
气势宏大的兵马俑只是整座秦始皇陵中很小的一片陪葬坑,所以我们没法想象主体陵墓中还藏着多少绝世珍宝。
秦帝国早已化为一片废墟,秦帝国的工程也大多不复往日的荣光,但是人们依然关心与这个帝国相关的一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