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骊山吊古图》

▲明文伯仁《骊山吊古图》

文伯仁乃文徵明之侄,其名下有多套高度相似的双胞胎、多胞胎作品,其中同名画作《骊山吊古图》便是一对“双胞胎”。此二图所绘乃唐玄宗时期的骊山华清宫之景,构图几无差异,笔墨高下有别,题跋笔法亦差异较大,是文伯仁作品的鉴定与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画作。

2.《玩古图》

▲明杜堇《玩古图》

明时文人士大夫雅好古玩鉴藏,杜堇的《玩古图》便描绘了当时以鉴赏古玩为主题的一次雅集活动。画中绘临水庭园一角,着白袍的园主与客人,共赏紫檀案上琳琅满目的古玩。此作构思精巧,笔墨精雅,线条流畅,墨、色相宜,有南宋院体画派的余韵。

3.《拟古脱古图》

▲清吴历《拟古脱古图》

此画仿元代王蒙山水,但在皴法上长条披麻皴的运用与王蒙的牛毛皴有所不同,构图也不似王蒙的绘画那么饱满,与王蒙的峰峦重叠相比,吴历的山水更接近真山实水,真实感较强。吴历将前人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用笔严谨,厚朴沉着,笔意高淡,气韵深淳,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特点,虽是仿古之作却有画家自己的面貌和新意。

4.《古梅图》

▲清朱耷《古梅图》

图绘一株古梅树,根部无土,树心中空,旁枝上数朵梅花盛开,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根据画中的自题诗:“梅花画里思思肖”而知,此图是朱耷仿宋遗民画家郑思肖画兰不着土、以暗示国土为异族人所夺之意的画作,表达了他对明朝的怀念之情。图中用笔苍健有力,线条粗犷,多方硬曲折。施墨枯润结合,富有表现力。此图是朱耷中年时期的代表作。

5.《古木竹石图》

▲元赵孟《古木竹石图》

赵孟画枯木竹石,在继承文、苏的基础上,将书法的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他主张“书画同源”,即以书入画,其驰名古今画坛的名诗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对后世画坛影响巨大,此图即体现了这一理论,用书法的“飞白”写出石及枯树干,章法简洁,笔法苍健洒脱,透出力度。竹以流畅的笔调,以“个”字或“介”字,一笔一笔撇捺,既有力又含蓄,富笔墨情趣,体现了文人画家的风雅韵致。

6.《古柏灵芝图》

▲清赵之谦《古柏灵芝图》

图绘一株参天的柏树,粗壮的树干久经岁月的磨难,疤痕累累。交叠成荫的叶片郁郁葱葱,春意盎然,古柏因此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柏树下低矮的灵芝茁壮而富有生气,颇有“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之神采。

7.《品古图》

▲明尤求《品古图》

该图绘一高士头戴礼帽,身着长袍,依案端坐,两手开卷,欣赏古字画。侧首四人,姿态各异,或昂首凝思,或低头观画,其认真入迷之态可掬。几名童子分侍左右,或捧爵前来,或持扇旁立,或窃窃私语。画面富有生活气息。书案左前角另置茶几一张,几上摆着许多瓷器、彝鼎等古玩,以点出品古的主题。园中湖石屹立,翠竹芭蕉掩映,桐树成荫,流水淙淙,意境幽静清雅,成功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品玩古物的生活情调。画中人物用白描法,生动传神,器物、案、几刻画工细,桐叶用水墨洇晕,丛草以细线双勾,浓淡疏密恰到好处。

8.《维扬古渡图》

▲明袁尚统《维扬古渡图》

维扬古渡寒烟绩,瓜步空洲远树稀。岸边骡马喧嚣,行人肩挑手抗,一人拱手暂息,一个招呼渡舟。对岸渡船如鲫,一页扁舟正撑篙驶来。正是有了画家的妙手,才让我们有幸领略了常出现在诗文中的维扬古渡风采。

9.《古壑云松图》

▲元巴颜布哈《古壑云松图》

该幅构景很突出,苍松高耸,峰岭出于云表。笔墨颇具文人画的趣味。

10.《筠石古槎图》

▲元倪瓒《筠石古槎图》

枯树一株,寥寥数笔,下笔含蓄而有力。坡石皆用淡墨,而以焦墨写竹,极雅淡且极萧散。款下有云林子一印,旧说云林画中惟有荆蛮民一印,亦未可执一而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