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花欲燃吖
自从唐僧在大徒弟孙悟空的帮扶下,收了小白龙当坐骑后,这趟西天取经之路就越来越热闹了。
在《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一件袈裟引发了一场人妖争夺的荒唐大戏。仅仅是一个身外之物,却是对这群修行之人的最大讽刺,也暴露了如来佛祖处心积虑的要去取真经的真正原因。
实在是佛门子弟不争气。
讽刺其一:
金池长老活岁,如他自己所言做了年的和尚,也就参了年的禅。能活到如此岁数的乃是人间少有的长寿之人,可他却执迷于佛法的表象,在观音院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法真正地成为得道高僧。
他有极强的物欲和占有欲,虚荣又邪祟满心。
佛家真谛是一窍不通,反而是四大皆空该空的一个不空。
佛教有讲五蕴皆空,即色、受、想、行、识。这里色指有形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人要舍离一切执着心,破除我执,看空一切,才能进入到六根清净的境界,六尘不染,禅心入定。
我们再看金池长老的出场: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珠光宝气,富贵奢华,和僧众形象完全悖离。
接来下金池长老一共做了三件事:
1、卖弄
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来看看。”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库房,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袈裟”对于金池长老来说就是修行道路上的勋章,就是幼儿园墙面上的小红花,唯有这七八百件的袈裟和这金碧辉煌的禅院,能让他对自己的修行有认知。
这就是执着于修行的表象。
这老和尚先是卖弄他的奇珍异宝,后是觊觎唐僧之物,更有攀比之嫌疑,他这年的人间修行全然是枉费了,连佛法都没能入门,也是可悲之人。
2、诳语
孙悟空将唐僧的宝贝袈裟抖搂出来,金池长老见宝物生邪心,竟毫无愧色地诓骗唐僧将袈裟借与他,这又犯了出家人的大戒。
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三藏搀起道:“老院师有何话说?”他道:“老爷这件宝贝,方才展开,天色晚了,奈何眼目昏花,不能看得明白,岂不是无缘!”三藏教:“掌上灯来,让你再看。”那老僧道:“爷爷的宝贝,已是光亮;再点了灯,一发晃眼,莫想看得仔细。”行者道:“你要怎的看才好?”老僧道:“老爷若是宽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不知尊意何如?
、生邪心
金池长老觊觎唐僧的袈裟,连哭带嚎在房屋中自怨自艾。
这个现世宝嚎的满院僧众都睡不踏实,干脆起来开解他。
广智和尚见长老痴迷袈裟,献上一条毒计,“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
观音院中大谈杀人越货,这究竟是禅院还是山寨,竟让人一时恍惚了起来。
再反观这老和尚的态度更是细思极恐,他非但没有表示惊恐或对徒弟的提议有些微的反抗,反而是心安理得地接纳,满心欢喜地应承了下来。
由此可见,他之前的那七八百件袈裟,未尝不是这般草菅人命夺来的。
讽刺其二:
作为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第一只正式的妖,熊罴精可谓是独树一帜,不同凡响。
一个妖怪的山洞和观音禅院毗邻而居,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其次,他虽身为妖,却又出场极为雅致。
黑风洞“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熊罴精两个好友一个是凌虚子一门心思炼丹的狼精,一个是白衣秀士乃是蛇精,三人谈经论道,“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竟没有伤人命的记载。
在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凡是奔着东土大唐高僧而来的妖怪,没有一个是不想吃唐僧肉的,要么贪长生,要贪图唐长老色相,唯独这熊罴精直接略过了唐长老,一门心思奔着袈裟使劲。
而他之所以要夺袈裟,恰恰是因为他一心向佛,并且要举办“佛衣会”。
他在金池长老门下听佛法,受了那不成器的长老诱导,也执迷于袈裟的表相,但熊罴精只是一个误入歧途,拜错了山头的妖怪,他其心向善,和佛门的金池长老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佛门中人放火烧杀掠夺,而黑风洞的妖怪却在半夜惊醒要救火。
不期火起之时,惊动了一山兽怪。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见那窗门透亮,只道是天明。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这也契合了菩萨对悟空的话:“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人和妖,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在乎其本相。
讽刺其三:
孙悟空被菩提祖师赶出师门之时,菩提祖师曾言:“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起因是孙悟空得菩提祖师真传,学了七十二变化,正卖弄给师兄弟们看,菩提告诫他人前卖弄惹是非,容易闯下塌天大祸。
悟空谨遵教诲后被逐出师门。
谁料五百年后的这一天,恰恰是因为孙悟空的卖弄而惹出了一桩人命官司。
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唐僧所言和菩提祖师如出一辙,可孙悟空却执意将那宝贝袈裟抖落出来,与那金池长老斗富。可见,这五百年并没有将猴子的性格打磨圆滑,他也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就为他后来和唐僧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讽刺其四:
在我们聊过唐僧这个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有悲有喜,有怒有怨,他踏上取经之路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徘徊于佛法之门,始终不得其法。所以,他时而“得道”,时而“不得道”。
这一件锦澜袈裟就把唐僧的“不得道”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僧在火灾后醒来,得知事情原委后,竟没有为人命而惋惜,反而第一时间担忧那宝贝袈裟,更是为它威胁悟空。
三藏恨道:“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念动念动,你就是死了!”
和金池长老一般,佛门禅寺,喊打喊杀。
一个“恨”字,将唐僧视那袈裟如宝贝的心境表露无疑。
袈裟也让唐僧着了相。
孙悟空去寻熊罴精索要袈裟之际,唐僧更是有仗势欺人,狐假虎威之嫌。
三藏道:“列位请起,不须恨了。这去寻着袈裟,万事皆休;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只要寻得袈裟,各全性命不题。
为了寻得袈裟,唐僧打着孙悟空性子不好的幌子,竟对寺院僧众威逼恐吓,实在不是出家人所为。
如此种种,正如我前几篇西游所说:南赡部洲的民众以东土大唐为代表,信仰道教,毁谤佛法,人人都不潜心礼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香火可言。而大唐所剩无几的佛家僧众更是修行不够,六根难净,只得佛法皮毛,因此在这群都不怎么“专业”的僧众中推崇出来的唐三藏,也不过是仗着自己是金蝉子转世,要为前世听经的瞌睡自我赎罪,才被选中成为了这取经大业的项目经理,并非是三藏同志有多么的德高望重。
作者就通过这一件小小的袈裟,将众人的短处一一揭露在读者面前,从而与后文师徒取经归来后的变化形成巨大的反差,成为了弘扬佛法的最有说服力的“买家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