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史上的帝王陵墓,就不得不提起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
千百年来,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过?
秦始皇陵里到底有什么?
相传,秦王嬴政在下葬的时候,只是运输金银珠宝,就耽误了几个月。
珍珠、玛瑙、玉器、翡翠,应有尽有。
各种彩陶更是数不胜数。
传闻,还有一件金缕玉衣,被嬴政穿在身上。
这件金缕玉衣,全是用上好的玉石和金线编织而成。
如果已故之人穿上,可以使遗体千年不腐。
就连名传千古的和氏璧,也被嬴政一同带进了陵墓中。
相传,秦始皇陵规模非常庞大。
嬴政在位多年,都没修好,规模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如此庞大的规模,如此豪华的配置,怎能不让人“心动”!
传说,西楚霸王项羽,就曾尝试盗掘秦始皇陵。
项羽在攻占咸阳后,就亲自带领30万精兵前往骊山脚下,开始挥起锄头盗掘秦始皇陵。
命令手下将陵墓中能看到的东西全部搬走。
30万军队,搬了30多天,都没有将这些财宝搬完。
后来,干脆放了一把火,把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烧光。
也就在这时,从陵墓里飞出一只金雁。
项羽等一众人,被这只金雁惊呆了,天下竟有如此诡异的事情。
有士兵说,这是秦始皇的灵魂。
也有人说,这是守护秦始皇陵的神兽。
项羽如此大阵仗,对于秦始皇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因为他连真正的秦陵地宫都没能进去,要知道地宫深处才是陵墓的精华所在。
后来的历朝历代,有不少人,都打过秦始皇陵的主意。
但都没对秦始皇陵造成任何威胁。
难道说,秦始皇陵就真的这么固若金汤,没人能盗掘吗?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先进的仪器被用于考古发掘,逐渐揭开了秦始皇陵的秘密。
年,考古学家在西安临潼区的秦始皇陵西侧,发现了两辆秦朝时期的铜马车。
这两个铜马车是真实大小的二分之一,栩栩如生。
如果秦始皇陵曾被大火焚烧过,那墓道旁的随葬品,应该首先遭到破坏。
但铜马车出土前,没有遭到火焚和其他人为破坏。
这也为地宫没被火烧,做了一个佐证。
几十年来,考古学家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秦始皇陵的进一步发掘。
先后在秦始皇陵封土四周,进行了细致的钻探工作,先后打了四万多个探孔。
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的地宫四周,均有四米厚的宫墙,宫墙还用砖包砌。
并且找到了很多个通往地宫的甬道,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破坏的迹象。
只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盗洞。
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尚未进入秦始皇陵地宫之内。
也就是说,曾经有人试图光顾秦陵地宫,但是都无功而返。
据了解,在用仪器探测考察的时候,在皇陵的外围发现了两具盗墓贼的遗骸。
两人死于秦始皇陵的机关之下,身上插满了箭矢。
多年过去,谁能想到,秦始皇陵中的机关,依然保持着运转的状态。
外围都如此凶险,皇陵内部的机关,肯定会更加的危险。
不仅如此,史记有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根据研究和检测,在秦陵地宫周围,汞含量也确实严重超标。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直接用水来代替水银,这更方便。
这也是嬴政的高明之处。
水银所挥发的气体有剧毒,一旦吸入这些气体,别说把陵墓里的东西带出去,能不能把自己带出去都是问题。
如今的科技,不发掘秦始皇陵,是因为面积太大,地宫太深。
而且内部结构复杂,又有大量水银。
如果贸然进入,恐怕会对考古工作者有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对古代陵墓,依旧以保护为主。
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
无论是从它的规模结构,还是艺术价值,都彰显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匠技术的结晶。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