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公元前年,秦王子婴素衣纳表请降,赫赫大秦帝国轰然倒地。随着刘邦的退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做为征服者,风风光光的进入了咸阳。此时此刻,志得意满的霸王似乎忘却了自已曾经“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壮语,更像一只倦恋屋檐的“燕雀”,畅想着“衣锦还乡”的荣光。

项羽

终于,他“挥一挥衣袖,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东西”。而“暴秦”那些鳞次栉比、恢宏巍峨的皇家宫阙,带又带不走,留又留不得,这片绵延百里的违章建筑绝不能听之任之!于是,就有了《史记》中所记载的那场烧了三个月的大火。咸阳,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经此一炬就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对于我国两千余年的帝制时代而言,大秦帝国犹如一朵昙花,极度的炫烂之后,又急剧地衰亡!然而他的十五个春秋是辉煌和伟大的。他创造的政治制度,以及确立的国土疆域,都对华夏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戈铁马五百载,独掌乾坤十五年”,大秦的故事读起来总让人热血澎湃,同时又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就在帝国走向覆灭的过程中,有两个地方非常醒目,真的可以称之为“秦殇”之地。没错,这两个地方就是陈郡和巨鹿郡。

秦始皇

吞噬了大秦帝国的涛天巨浪就是由陈郡人陈胜和吴广率先发起的。陈县,曾经做过楚国的都城。秦国攻占之后,以陈县为郡治,设立了陈郡。大约下辖陈县、阳夏、汝阴、上蔡、项县等12个县。大泽乡起义的核心人物大多来自陈郡。除了前面说到的陈胜、吴广之外,义军的重要将领还有陈县人武陈、周文,上蔡人蔡赐,汝阴人邓宗等等。另外,据说项羽的祖上也是因为被楚王封在了项县,所以才以“项”为姓的。

韩国灭亡以后,韩王成拖家带口的被安置到了陈郡,并最终客死在这里。韩王成死后,在大秦为相多年的昌平君又带着一众死士来到了这里,举起反秦的大旗,并与项燕一起击溃了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灭楚大军......韩国人、楚国人,以及众多仇视秦国的人不约而同地聚积在此,陈郡想不成为反秦的热土都不可能。即使在统一之后,这里反秦的暗流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涌动。张良、陈馀和张耳等反秦志士都曾在陈郡长期生活。而当陈胜带领着义军攻占陈县后,立刻以此为都,建立了张楚政权。

张良

巨鹿郡,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龙驭宾天的地方。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战神”~章邯走下神坛的地方。名垂史册的巨鹿之战,让年轻的项羽一战成名。二十万久经沙场的秦国士卒成为了乌骓马铁蹄之下的亡魂!此前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章邯,此役之后,陷入内外交困的泥淖之中。最终,带着战败后走投无路的二十万大秦锐卒集体倒戈,成为了讨秦大军的“雍王”!自此,本该是“平匪堪乱”的秦帝国全面开启了“败退”模式,再也没能组织起一场像样的战争。

章邯

陈郡和巨鹿两地一南一北,恰好形成一条纵向的直线。这条隐形的直线,或许正是上天赐给大秦的“三尺白绫”。而站在“白绫”南端的楚,和站在北端的赵,正是“处决”大秦的行刑之人。而站在“白绫”东面的齐,则像是被处决者的仇雠,急切而又机敏的观察着行刑的过程,以便伺机上前踏上一只脚,啖上一块肉。而这三个国家正是秦末动荡之际,最先复国的诸侯,分别是陈胜的张楚、武臣的赵、田儋的齐。

战国七雄都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站立起来的,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楚国、赵国和齐国都曾有过睥睨天下的辉煌。民众对他们各自的国家有着非常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会因为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在新的国家和新的制度下,如果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太低,就很有可能让这种认同感逐步变得强烈,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秦始皇

专家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揭示了,秦国的国家制度可以让武力统一的步伐铿镪而有力,然而在战后的治理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及时完成“战时”向“治时”的战略转换。当时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新秦人”们,不仅没有“幸福感”,反而觉得“苦秦久矣”!因此,“渔阳征戍”,陈胜揭竿;“骊山之役”,刘季斩蛇。可怜大秦帝国“束发而殇”,不仅幻灭了帝国“千秋万世”的梦想,也让始皇帝的丰功伟绩或多或少的打了折扣!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