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的长眠地秦始皇陵,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秦始皇陵在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陵墓中,无论是陵冢高度、陵园规模,甚至地宫的豪奢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
秦始皇陵位于我国陕西西安骊山北麓,也称骊山墓,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前年)的陵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古人讲"事死如生"。秦始皇陵的规制就是仿照都城咸阳的规制,分内、外两城,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陵冢坐落于陵园西南,是人工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四棱台形土丘,有些像埃及金字塔截去上半部分尖锥的样子。
秦始皇陵内部构造极为复杂且陈设极尽奢侈:里面建有豪华的宫殿,设有百官的牌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墓室顶部排列着日月星辰的图形,底部灌注水银,象征江河大海,机械转动,这九泉之下的"银河"就能流动;还有黄金制成的大雁与野鸭翔空代水,又有人鱼脂肪做成的蜡烛,可以长明不熄。这一切都强烈地昭示着"长生"。但无论地宫怎样繁华,怎样酷似人间,也不能让棺木中的尸骨起死回生。为防盗墓,秦始皇还令工匠特制了会自动放箭的弓弩来保卫地宫;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将始皇后宫中未生子的嫔妃全部殉葬之后,又将工匠全部活埋在这座大墓的中门和外门之间,以保守地宫的秘密。根据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地宫仍然完好科普课堂秦始皇的陵墓选址骊山,据说是因为"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宏大,气势雄伟,彰显了帝王风皇陵面朝渭水,背依骊山,规模范。选址原因一说依礼制,一说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损,这对于秦代文明的保存和研究来说是一桩幸事。
秦始皇陵周围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两乘彩绘铜车马,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铜质车马。铜车马俑大约是真车、真马、真人的一半,挽具齐全,装饰华丽,造型生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是极珍贵的青铜艺术品。最能反映秦始皇陵豪华和宏伟的还是陵园东门外的兵马俑从葬坑。三座兵马俑坑共出土陶制兵俑上万件,战马余匹,战车余乘,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宇内、削平群雄的强大军容。兵马俑是秦代陶瓷艺术和金属工艺达到很高水平的见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虽现世已久,但仍披着神秘面纱,例如,史载秦朝尚水德,秦朝士兵均着黑衣,而出土的兵马俑衣着五颜六色,人们不禁怀疑,兵马俑是不是秦始皇的随葬品;秦始皇陵中是否真的有黄金雁;出土的青铜宝剑为何千年不腐……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