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顶,烽火台。

褒姒望着浩浩荡荡的军队从四面赶来,笑靥如花,流光闪动的清眸里流露出丝丝妩媚。站在旁边的周幽王似是被勾去了魂魄一般,望着褒姒绽开的笑容,如痴如醉。

这一笑,风华绝代;这一笑,千金难买;这一笑,国破君亡;这一笑,留骂名千载。

《史记》中说,褒姒是个冷美人,虽然风姿卓越艳冠后宫,但从未露过笑容,周幽王用尽所有方法逗她,褒姒就是不笑。

后来周幽王想了个主意,和褒姒来到烽火台,假装有犬戎来袭,令人举烽火为号,召众诸侯前来救驾。

万万没想到,笑点奇高的冷美人褒姒,看着烽火台下气喘吁吁的士兵,竟绽出嫣然一笑。

周幽王被这倾国一笑勾去了魂魄,也勾去了脑子,为博美人一笑竟三番五次地点烽火,让诸侯万千大军在烽火台前表演喘粗气。

可诸侯毕竟不是真的“猴”,几番表演后,该配合演出的诸侯便对烽火演了个视而不见。

烽火不燃,但幽王对褒姒的爱比烽火还炙热。

周幽王不顾大臣的反对,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立出身低微的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

废申后,是对申国的侮辱,申侯一怒之下联合鄫国以及西夷犬戎突袭镐京,“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幽王丧命骊山下,犬戎掳走褒姒,将镐京洗劫一空,扬长而去。

宜臼在申侯等人的拥立下即位,将周王室的都城东迁到洛邑,新的时代——东周启幕。

“烽火戏诸侯”把周幽王的荒淫无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也让褒姒成了西周落幕时最艳冶的关键人物。

那,这就是西周终结的根本原因吗?

《诗经·小雅·正月》有载:“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似乎佐证了褒姒在这件事情中的主导位置,不过其中并没有详细说明褒姒是怎么让西周灭亡的。

《国语·晋语》和《清华简》中有一个相对具体的描述,指出西周灭亡是因为周幽王过分宠爱褒姒,废太子宜臼立伯服。宜臼逃到姥爷申侯处避难,幽王因此讨伐申国,要求申侯交人。申侯难以对抗周幽王,便请求联盟鄫国联合西夷犬戎共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这一段记载和《史记》中的描述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国语》和《清华简》中并没有出现烽火戏诸侯的桥段;二是《史记》中没有周幽王伐申这一战,终结之战的发起者由周幽王变成了申侯。

一增一减看似无意,却把西周灭亡的原因指向了不同的方向。

第一点,烽火戏诸侯虽说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加完整,但实际上是为增加褒姒在西周灭亡这件事情中的分量。

在《史记》的记载中,太史公引用《国语·郑语》中褒姒玄幻的身世,同时又为她赋予了高冷的人格特点。玄幻的身世加上高冷的人格,让褒姒成了一个如邪魅一般的角色。

妖女惑君,这让周幽王的出格举动有了合理的解释——如今的局面不全是周幽王的错,是西周气数已尽,是符合天意的轮回。

第二点,战争发起人由周幽王变成申侯,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灭亡的必然性。

忽略掉幽王伐申这一段,申国与周王室的战争就从自保变成了怒而攻之,是诸侯看不惯幽王宠幸褒姒,是天怒人怨的结果,而非周幽王咎由自取。

故事以褒姒来强化天意的影响,那如果抛开褒姒来看这段历史,幽王时期的西周究竟经历过什么?

先谈周幽王继位时周王室的状况。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年轻时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使西周短暂的出现过“宣王中兴”。然而这种兴盛随着宣王的老去逐渐没落,到了宣王晚年,周朝的军事、政治又是一塌糊涂,所以幽王接手时,周王室本身就已经处在衰落期。

同时,自然灾害严重。幽王二年,镐京附近发生地震;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崩塌;如此大范围的剧烈天灾,无疑让周朝的经济雪上加霜。日食月食交替出现,更令天下人心惶惶。

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不断。周幽王不得人心,除了因为宠幸褒姒,还因为他与前朝老臣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幽王继位之后一直着手培育自己的势力,与宣王时期的遗臣争夺政治权力。最终在幽王五年,也就是太子宜臼逃往申国的那一年,做了44年太师的黄父率一众老臣与幽王决裂,“不(愿意)遗一老,俾守我王”,东行至洛邑附近为自己营建安身之所。

王朝外部,西戎势力虎视眈眈。宣王晚年周朝军事力量的下滑,主要原因是与西戎长期作战败多胜少,消耗过大。西戎的威胁在宣王鼎盛时期都没解决,更别说忙着搞内部斗争的周幽王。

幽王本身,昏庸任性,良臣尽散。贪恋女色不必多说,不顾反对废长立幼,与申侯决裂;任用奸臣虢石父,根基不稳就驱逐老臣,以致作战时无良将可用,兵败身死。

总的来看,幽王在位时的西周已经集齐了国力衰弱、内部矛盾、外部威胁、幽王的性格缺陷及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没有褒姒的出现,只要幽王在位的时间够长,西周灭亡就只是早晚的问题。

或许以上的原因不完全对,但总比把问题归结在一个女人身上真实得多。有意思的是,我们纵观夏商西周这三个时代的衰亡承启就会发现,古时的史学家在总结记录时,似乎总会刻意地从天意的角度,去寻找一个王朝灭亡的必然原因,以证明天道的存在和继承者的合理性。

夏之妺喜、商之妲己、西周之褒姒,无一不是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从凡尘女子幻化成一代妖姬。而彼时王朝内部的矛盾、外部的威胁、君主的昏庸和偏激,则在神话故事的光环之下黯然褪色,极少有人念及。

可能是相对于玄幻的故事,事实的真相,太普通,也太无聊了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