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石碑书库,懂的人对这里心心念念,不懂的人会说:“不就是一堆石头有啥可看的?”正因为如此,虽然碑林博物馆身在西安闹市区,但并不是来西安最热门的景点。不是最热门,但不代表这里的文物不珍贵。其实,随便一块碑石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众多的碑石里,有一块刻于清康熙十九年()的石碑吸引了不少游人,那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图。因八景大都地处长安及其周围,故也叫“长安八景”。这是描绘我国古代风景的一幅珍贵文物。碑石由古代官吏朱集义咏诗作画,并写有序和跋。
《关中八景图》碑,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关中八景为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在每幅画旁注有简要文字介绍及七言诗一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概括描绘出陕西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
八景在他的描绘下,每个景色都是一篇生动而美丽的诗,或一幅形象逼真的画。使人“读其诗而烟云万状,展其图而曲尽幽人”。由于他的渲染,八景更加弛名,成为人们经常游览的胜地。碑石对八景的形成、内容、特征和评价,作了生动地描述。
当时,朱集义在陕西大荔做官,喜爱山水名胜,颇好交游。特别对八景的迷人景色,观察细微,时时欣赏。因而,“乃濡毫绘图、口占成韵”,咏绘而成关中八景。他还把自己与杜甫和王维相比,说自己能写会话,虽然确实有些高比,但朱集义的确也是个诗画兼长的文人。
关中,是孕育八景的自然条件。关中平原地处险要,东临滚滚的黄河,南依巍峨重峦的秦岭山脉,北面是逶迤如画的梁山、黄龙山、尧山、噬峨山、九峻山、岐山、浮山、陇山等北山山系。从东向西,群峰起伏,犹如条条游龙,而“龙首”聚居长安,这些山山水水构成了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
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构成关中独有的、极为丰富的古迹名胜和风景游览区。在这一点上,地处关中之中的长安,更是得天独厚。“八水绕京都”,“群山横地轴”,名山胜水,不胜枚举。
关中八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古人的实地观察,亲身游览,对每个风景地的俯视、仰望或高瞩、远眺,利用空间的流动和四季气候的变化,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挑选出来的。这反映了古代人对风景的欣赏和评价。
关中八景流传于周秦汉唐,逐渐形成于明清。它的命名,有些是借用自然呈现的奇异景象,有些是文人学士赋诗记胜,有些是民间的神话传说。这种把历史、神话、山水花木的自然景物交织一起,凝结而成的风景名胜,更富于绚丽多彩,给人美的享受。使人听其名,未见景,已感清新,令人向往不已,能引起人们或多或少的幻想和憧憬。
长安八景,由于历史的变迁,有的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不复存在了,只能从它的遗迹和历史文献、历代文人的笔下,欣赏当年此情此景的风貌。有的景物至今仍然光彩夺目,吸引着中外游人前去游览、观赏。虽然图中景点已经历经各种变迁,但是关中八景图的碑石却完整保存下来,成为碑林博物馆中的珍宝,依旧能感受到古人的才华和智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