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pf.39.net/xwdt/161105/5036053.html

重阳

6

AUTUMMN

00.10

重阳霜叶染,骊山秋意浓

又是一季秋风起,又是一年重阳时。00年重阳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全国人民经历了新冠疫情,重新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之后,人们倍感生活的不易,更加懂得珍惜每一天。时值重阳节,骊山初级中学党支部、校工会关心关爱退休教师生活,在退休教师中开展了“我在骊中的那些年”主题征文活动,并分别看望慰问了退休老教师。

10月4日、5日,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及校工会主席组成的慰问团,走进退休教师家中,分别走访慰问了省劳模学校老校长黄建祥,高拴劳、米先锋、孙彩梅四位八十多岁高龄老教师,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送上了诚挚的关怀和节日的祝福。

在老校长省级劳模黄建祥的家里,校长张宏涛仔细地询问了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感谢他在骊中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为学校做出的贡献。八十四岁的高拴劳老师当年在学校干政教工作十多年,退休后潜心绘画。盛开的牡丹、祝福的仙桃、下山的猛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映射出了他悠然而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安享晚年的米先锋、孙彩梅老师,虽已八十六、八十四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焕发。言谈中清晰的思路,洪亮的声音无不体现出他们安逸而幸福的退休生活。作为骊中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的心一直和学校在一起。

为了加强退休教师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使他们身退心不退,心系骊中。学校工会在退休教师中开展了“我在骊中的那些事”征文活动。退休教师们利用生活闲暇,深情回忆自己在工作中的生活印记,辛勤笔耕。其中庞兴晟老师的《怀念骊苗》、杜浩荡老师的《骊中往事》、刘正军老师的《我在骊中的那些事》、王忠汉老师的《沁园春骊中赞》,用浓墨重彩抒写了在骊中的过往记忆,感念教育情怀,被评为优秀奖。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学校颁发了获奖证书,给予表彰奖励。

优秀征文

怀念《骊苗》

庞兴晟

《骊苗》是骊山中学年4月创刊的校园文学月刊。时任校长的黄建祥黄校长,在《创刊序言》中写道:“《骊苗》月刊是颗新芽。她经过长期的酝酿,在我校师生的努力下,今年终于破土而出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我校培育文学新苗,用思想性强、艺术品位高的学生作品,去反映我校师生生活,宣传、赞颂、发扬‘骊山精神’……”

《骊苗》月刊的诞生,是学校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临潼县(年临潼县撤县改区)乃至西安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时文化界及行政部门的许多领导为《骊苗》的创刊题了词。时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愚题词:“开拓前进,善于思考”,陕西省著名作家京夫题词:“文学之树长青”,临潼县副县长左志成题词:“骊苗的沃土,交流的园地”,教育局长韩振兴题词:“喜今朝骊苗茁壮,愿未来青松参天”,教育局副局长孙民题词:“青苗含露,玉树临风”。

《骊苗》创刊后,语文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投稿,不辞辛苦指导学生反复修改,精心撰写推敲评语。文章不厌百回改,为了提高投稿的命中率,我也常常利用闲暇时间为学生点拨写作技巧,常常熬夜为学生修改作文,从未叫苦叫累,却能乐在其中。每当看到学生的作品发表在月刊上时,心中的愉悦和学生相比,那简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到文章落款处写着辅导老师是自己的名字时,那一刻真以为文章就是自己写的,翻过来看,翻过去看,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越看越好看,越看越爱看,可谓爱不释手。之前耐心点拨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技巧的辛劳,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修改,熬夜写评语的疲倦,此时已全部化为精神上的愉悦。

《骊苗》从首刊到96年9月发行的1期月刊中,我所辅导的学生作文,就有33篇见之于《骊苗》。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经验,并撰写成题为《作文教学“五步法”初探》的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杂志《作文精选》年第二期,并入选临潼县教学研究会出版的《教学成果集》一书,且获二等论文奖;《骊苗》第0、1期分两部分转载。这篇论文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对热衷于写作的学生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

94级有个叫焦雪涛的学生,原来对作文兴趣不大,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焕发了写作热情,他积极尝试写作,反复修改,一篇《别情如梦怕成真》的“成名作”终于发表了,此后,只要他投稿,基本都能入选。从此,他从写作之路的起跑线上,一路向前奔跑,上高中以后,顺利地加入了华清中学的文学社。

96级有个学生叫王芳,她酷爱写作,热情很高。但总是不能成功,经过了解,我发现她写作只求数量,而且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我启发她,让她总结一下上初中以来在写作上的得失。她把发自内心的感受都融注在《我的作文之路》这篇文章之中。这篇文章很快就被刊登在《骊苗》第1期。她在文中写道:“当学校创办《骊苗》月刊时,我相信自己的文章能被刊登,可是一篇《秋情》‘去’了,毫无音讯。当我得知月刊上没有我的作文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我再也没有勇气和热情给《骊苗》投稿了。可是当我重新拿起一期《骊苗》看完之后,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重新鼓起勇气,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写作。”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她高兴地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我修改了5次,你知道不?看到我的文章发表了,我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从她的言语中,我觉察到她是彻悟了怎样写好作文的诀窍了,之后她在写作上的飞跃,证明了我的判断。她这一次发表,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连在《骊苗》上发表了8篇文章,《骊苗》编辑部也因此吸收她为编委成员。现在,她供职于陕西师大附中,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人物,是“王芳初中语文工作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