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品德高尚又博学多才,所以被元朝的几代君主委以重任,曾经官至礼部尚书。因为他性格刚正不阿,一心为民,上敢于与天子争持,下敢于和群臣强辩,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做官的时候,他两袖清风,公正严明,深得百姓爱戴。他看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统治阶层却奢靡成风,挥霍无度,觉得无力改变现状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曾经辞官远离朝廷,回到老家济南,归隐田园,不想再为这样腐败的朝廷效力。朝廷曾经七次来请他出山,都被他以体弱多病为由拒绝了。

后来,因为陕西大旱,朝廷知道他虽然表面上退隐,实际上却时刻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再一次启用他来做赈灾的官员,希望能利用他的赫赫之光为朝廷稳定民心。这时候的他已经年迈体弱,但是这一回他却没有拒绝,毅然又重新出任朝廷的命官为民谋利。最终却因为抗灾辛苦,积劳成疾,病逝在抗灾的一线。

当时,朝廷把他树立为百官的榜样,希望底下的官员都能像他一样为朝廷效忠。只有他知道,其实他真正关心的是底层百姓的死活。民众的眼晴是雪亮的,当地的老百姓都亲眼目睹了他呕心沥血为民办事的赤胆忠心。当他病逝的时候,许多人就像失去了自己家中的至亲一样为他痛哭流泪。《元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后人也因为他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而永远地纪念他,尊称他为张文忠公。

这一首《山坡羊·骊山怀古》就是他在前往陕西抗灾的路上,来到了现在位于临潼的骊山脚下驻足休息的时候写的。当时的他看到曾经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阿房宫如今已经消失得不见踪影,不禁感慨万千。他联想到上层阶级奢华的生活和一路上受灾民众生活的惨状,抑制不住自己悲愤的心情,提笔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诗人站在骊山脚下,他环顾四周,这里就是当年秦朝最华丽的宫殿阿房宫所在的地方啊!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萧条又荒凉的景象?当时的歌舞亭台,金砖玉砾,被一场大火烧得只剩一片灰烬。当年为了修建这一座宫殿,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现在,这些曾经的繁华去哪里了呢?

其实诗人就是想表明,再鼎盛的强权不注意维护也有衰落的时候。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国家君主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36.html